新闻 资讯 金融 知识 财经 理财 科技 金融 经济 产品 系统 连接 科技 聚焦 栏目首页 游戏
首页 > 栏目首页 > 趋势 > > 正文

关注:“宅家吃饭”融资3000万!为什么餐饮人对“上门做饭”念念不忘?

2023-06-06 08:46:28来源:餐企老板内参 张鳗鱼

来源/餐企老板内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撰文/张鳗鱼

01

红烧鲫鱼22元,米饭1.65元

私厨生意又起波澜

“宅家吃饭”完成3000万融资

据IT桔子消息,近日,宅家吃饭宣布完成3000万人民币Pre-A轮融资,投资方为泰明创投。

官网上显示,这个APP主要提供专属定制、上门服务,带来“一日三餐”的全新体验。包含“私厨定制”、“地域特色”、“上门服务”、“宝宝&老人餐食服务”等几个板块。

米饭1.65元,家常爆炒鸡30.8元,麻婆豆腐11元,红烧肉27.5元,红烧鲫鱼22元……在小程序的“食堂”中,展示了数百道家常菜,同时有不少“孙阿姨”、“黄阿姨”、“张叔叔”、“贾叔叔”等在线接单。

点击进入各大私房菜的页面,可见大厨的“电子版健康体检合格证明”以及家庭厨房照片、客户评价等等,人均消费大概都在20元以内。不少人反馈:“好吃不贵,最近天天吃都上瘾啦”、“跟大酒店做出来的一样,满意”。

02

从“回家吃饭”到“宅家吃饭”

折腾了近10年的“私厨生意”

私厨这门生意,一直被觊觎。

早在2014年,一个叫“回家吃饭”的APP横空出世,曾被称为餐饮界的“滴滴”,主打家庭厨房共享概念,用户可以在平台上选择就近的“家厨”下单饭菜,家厨收到订单后在家中制作,为用户提供配送、自取、堂食等多种服务。

根据相关媒体报道,这个成立2年内就先后5轮融资的APP,一直被视为“明星创业项目”。截至2017年,平台注册用户达350万,拥有家厨4万+,覆盖北上广深多个城市。

◎回家吃饭广告,打家乡牌,走的是温情路线

随着“回家吃饭”的上线,家厨共享模式开始被广泛看好,赛道先后进入了邻食、丫米、觅食、小e管饭等多家竞争平台。一时间,“私厨是门好生意”成为广泛认知。

然而,美食共享的商业模式也有“困局”,比如供给端不稳定,难以规模化复制;比如客单价40元,是普通外卖的2倍;而争议最大、也最具备风险的,则是无证经营餐饮的食安隐患问题。

2017年2月10日,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(以下简称“食药监总局”)发布的《网络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中规定:“利用互联网提供餐饮服务的,应当具有实体店铺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,按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主体业态、经营项目从事经营活动,不得超范围经营。”

这一红头文件,直指“回家吃饭”这类APP,合规性、安全性再次被推到舆论的风浪之中。

2020年3月底,在疫情爆发伊始,坚挺了6年的“回家吃饭”宣布停止运营。而同期的其它私厨平台,也陆续在监管中消失。

03

不变的“懒人经济”

变味儿的“私厨模式”

但能让餐饮人念念不忘的探索,本质上还是这门生意广阔的市场需求在“作祟”。

持续旺盛的“懒人经济”,叠加疫情特殊环境的社区需求,年轻人们还自发找到了“私厨生意”的新模式。

去年,小红书平台上,一篇「东北人,巨蟹座,会做很多东北菜」的图文贴火了。四道菜88元、六道菜99元,还提供免费唱歌、唠嗑等附加服务,网友们通过发帖留言互动的形式,沟通好时间、菜品后,静候这位“东北厨师”上门服务。

短时间内,类似的帖子超过2万+,且篇篇都有上千条留言互动。话题的火热程度,直接引发央视网、澎湃新闻等主流媒体相继报道。

这之中,有人开始追风口,组建团队接大单,重拾“私厨生意”。

一位福建的“私人营养师”晒出自己做上门厨师代炒菜的视频后,高额的利润和自由的职业空间,吸引不少年轻人留言询问如何“一起干”。该“私人营养师”透露,在视频火后,她的上门做饭团队多了近10人,服务类型也从家宴,扩展至公司团餐、年会晚宴等服务。

尽管在“合规性”方面,需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。但,不变的“懒人经济”下,私厨这门生意显然依然有市场。只是在火热背后,“宅家经济”却悄然变了味儿。

有人开始“挂羊头卖狗肉”,打着上门做饭的名号,行别样服务的实质。

就在上个月,一则“上门厨媛”的新闻引发争议。闲鱼平台上,一些自称为“哥大硕士毕业”的私厨,宣称提供上门做菜服务,2道菜要价800元,5道菜1980元。

高昂的价格和美艳个人图像介绍背后,一位知情人士透露:这实际是在“上门做饭”的热度下,行不正当“特殊服务”。

04

“宅家吃饭”,是一门好生意吗?

前赴后继的各个APP来了又走,小红书、闲鱼平台的新模式真真又假假,“血泪铸成的历史”并未形成阻隔,反而,入局者更多了。

但不断融入的年轻血液,除了让9年前“昙花一现”的私厨生意重拾消费者关注,也暴露出不少行业隐患。

食品安全和私厨合规性,是争议最大的两个问题。

“厨媛”事件就是对私厨合规性最大的拷问。行业乱象丛生,一如“回家吃饭”APP的消亡,不少同时期的私厨平台,最终也都因平台产品的合规性与安全性,在监管中被强制下架。

而餐饮业最为重视的食品安全问题,在私厨模式中也更加凸显。由于私厨团队人员的复杂性,既有退休的低龄老人,又有全职妈妈、在校大学生等,服务过程中的人员健康、产品安全难以溯源。

“回家吃饭”APP下架前,也曾有多家媒体报道过,其平台消费反馈中,多次出现在饭菜中吃出螺丝钉等异物的情况。

除此之外,不断被“分蚀”的市场空间,不断入局的新势能,对于参与者也是不小的挑战。

“懒人经济”绝不会只被独家捕捉,“宅家吃饭”这门生意,不仅有社交平台上的“个人玩家”,也有不少“专业玩家”在布局。

去年底私厨上门再度火热后,市面上出现不少“专业上门做饭平台”,其中51厨师上线半年后,号称旗下已有1000余名专业名厨;黑珍珠官方去年也推出了“外烩”服务,主打名厨私宴、安全到家,包含小厨娘旗下高端餐饮品牌龙吟山房等知名品牌在内的多个品牌,均参与其中。

不过,处处是竞争对手的“在家吃饭生意”,大多高开低走,近10年里都没有跑通的赛道,想要在这波热度下破局,依然难度不小。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

热点
39热文一周热点